導演 Director: Emilie Girardin Dobosiewicz
戲劇顧問 Dramaturgy: Jesús Pulpón
導演助理與動作指導 Director Assistant/choreography: Su Jin Kim
舞台設計 Stage Design: Yi-Jou Chuang
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: Simone Ballüer
面具設計 Mask Design: Anthoula Bourna
音樂設計 Music Design: Jetzmann
舞台設計助理 Stage Assistant: Paula Marxen, Núria Carrillo
面具助理 Mask Assistant: Hee-Jin Kwon
演員 Actor: Andrea Krohn, Cèlia Legaz Soler, Rabea Lübbe, Matthias Mühlschlegel
「真實的戲劇是像拱門內的馬戲團,是指是氣體、月球還有其他生命體進出的地方且不需要 擁有休息的場所 」
”Das wahre Drama ist ein Zirkus aus Bögen, wo die Luft, der Mond und die Lebewesen ein und aus gehen, ohne einen Platz zum Ausruhen zu haben.“- Federico Garcia Lorca “The Public“ .
¡ Estoy vivo! Ich lebe (immer noch) 由導演 Emilie Girardin Dobosiewicz 改寫西班牙詩人 Federico Garcia Lorca 較不為人所知的戲劇作品 「the Public」,用四個角色:死神 、愛神 、小丑、劇場導演(表示 Lorca 本人)來表達在人生各種不同階段的各種偽裝與面具,故事中交叉了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與 Lorca 在原劇本中透過批判羅茱裡角色的不真實性相互應。舞台上有一個直徑五公尺,外圍離地約 30 公分高的鐵盤,後側有一紅幕簾與兩扇木門框。鐵盤象徵的人在思考迴路與踟躕。當表演者在鐵盤上行走時,他每踩下的地方都會成為鐵盤的最低點。透過身體使鐵盤製造的旋轉與聲響傳遞了人類對於本我、自我與超我之間的拉扯與恐懼。紅幕則表示那些或許存在或許不存在的他者,我們人一生中是為了出演社會需要的樣子給別人看,還是展現完美的自己最完美的樣子給情人,什麼時候我們是用自己真實的樣子活著,什麼時候我們帶著面具又換了面具?